目录

加入书架

第三 概述3

工作室:闪灭发布作者:闪灭发布时间:2021-09-16

 


会使用火后,新的发明创造会一个接一个,同时,人们慢慢的还会耕种和养殖,有了这个条件才能定居下来。
 
会种植后,才会想到发明灌溉,挖沟修渠,有了这些技术,才能有城市,才更像城市,往后才能书写辉煌的人类文明篇章。
 
无论是火的使用还是耕种和养殖,以当时人的智慧,在大自然这位老师不厌其烦的引导下,需要学习成千上万年才能入门,耕种和养殖相对来说是可以比较快学会的,虽然也学了成千上万年,相对来说还算是学得快,因为处处都是教具。
 
为什么原始人要学着种地和养牛羊,我想可能是懒吧,春天把种子扔下去,不用管它,秋天就有收成,几把种子下去就能吃半年,比天天上山采果子打猎要容易多了,把牛羊圈起来养,想吃肉不是方便多了么,而牛羊吃的是草,打草料比采果子打猎容易多了。
 
能有效管理火之后,很多发明就成为必然,比如制陶,在长时间被火烧后,会发现有些土就变硬了,而且还不浸水了,那么,将这种土先捏成一个容器,再用火烧,就产生了最早的制陶工艺。
 
在制陶的过程中,冶炼的出现就是迟早的事,这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最重要的是要有含量较高的铜矿,铜的分布较广,相对其他金属,大规模冶铜更容易实现,铜使人类的文明有了质的飞跃。
 
  
就这样,人们在不断观察和利用自然规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当然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同伴以及各种动植物需要命名加以区别,对各种物资要进行记录。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中,都有结绳记事或刻画标记的发现,还有各种古老的类似文字的图画,这些都是文字出现前的征兆,随后慢慢摆脱了画画的状态,或者说将一些绘画进行了抽象处理和系统处理,出现了自成体系的符号群,这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有文字了。
 
不过,还得有一条,要有相当数量的人使用这一套文字,表现为同一地方出土大量这样的文字或在不同地方都出土了这样的文字。
 
在各个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只要其文明不中断,一般来说,使用和保存火、耕种和养殖、制陶和冶炼、文字都会出现的,只是早晚而已。
 
其中,使用和保存火,耕种和养殖这两件事最早出现,这有了这两件事,制陶和冶炼,以及后面的事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其实还应该加一件事,原始宗教,后面会说这个,这件事比文字的出现还早。
 
  
有一些民族在还没有产生某项技术时,从外部传来了这一技术,这样可以走捷径,后来的水平有可能超过老师,这也是正常的。
 
有一些民族只有语言,至今也还没有产生文字,甚至没能借鉴其他文字,其文明进程的确太慢了,可以认为其没有文化史,只有文明史。
 
我们所说的历史,可以这么来分,广义历史,指过去的时间长度中的一切事件,或者直接理解为过去。
 
狭义历史,就是文明史,简称历史,文明史包括文化史,文明史早于文化史。
 
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文明史中的文化史部分,因为这时才有了文字,大多数人更关心有了文字后的事,有了文字后的智力斗争历史才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历史,这之前纯粹的人与人以及人与其他动物对打的历史,即使是武术爱好者,对此也不怎么感兴趣。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一直有点混,比如文明礼貌这个词,好像更应该说成文化礼貌,这里有一个语言习惯问题。
 
我们常常说“乘公交车”,很少有人说 “乘机动车”,又如“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为什么不说成“鸡毛出在鸡身上”,有时候语言的习惯比规范更重要。
 
文明和文化这两个词在其他语言中同样也存在这样的混乱,文明和文化用英文culture或者civilization都可以,其中culture这个词有耕种、培养的意思,civilization有城市、市民、公民、国家的意思。
 
因为是先会种地,然后才有城市和国家,这就说明culture比civilization早,但是,在说“西方文明”的时候,一般是用Western civilization,这里理解“西方文明”应该是包括城市出现之前的事,而说“英国文化”的时候用的是British culture,这里理解“英国文化”应该是指英国人怎么写诗,怎么作画,怎么穿着、怎么谈恋爱,怎么吵架这些,对很早以前英国的耕种方式并不感兴趣。
 
的确有些混,要不我们就干脆不管这两个词的原意,就认为culture是文明,对应汉语中的文明史,civilization是文化,对应在汉语中的文化史,不然得把我们的思想搞乱了,这里我们约定,放下这本书就按你的理解办。
 
  
区分了文明和文化这两个词后,我们再看看大家对中国历史长度的争论,中国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这个五千年是一种语言上的习惯,是一个不准确的数字概念。
 
划分标准的不同会造成对同一个文明的年代界定的不同,按照我们刚才文明史和文化史的要求,中国历史,那远不止五千年。
 
而说到有传说和记载的文化史,这里,实际可以直接认为是指政府史,从三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甚至超过五千年的说法都有,有待更多更明确的考古支持。
 
有一种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的提法叫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前三个加古字,因为前三个与现在的埃及、伊拉克及周边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从文明传承和人种传承上看,关系已经不大了,只有中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不需要加古字以区别。
 
之所以有这种提法,是考虑到这四个文明主要都是本地产生、发展,都创造出了有明确考古结论的辉煌成就,都对后世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深刻的影响,都完成了前面说的那几件事,都有自己的文字。
 
不过除汉字外,其他几个早期的文字都已经死亡,但这并不影响其曾经的辉煌,今天的地球,除中国等少数国家使用汉语外,其他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基本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字的徒子徒孙。
 
这四个地区相继都进入了国家形态或者高度疑似的国家形态。
 
那段时期,同一地区可能同时或先后有很多个国,我们只是找一个著名的国来作代表进行了命名。
 
比如在两河流域,那个时期的文明被称为两河文明,古巴比伦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国,就用其作代表了,巴比伦既是地名,也是国名,也是时代的名称,那时,两河流域的东南部叫巴比伦,西北部叫亚述,两者在时间上有重合。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字,是与现代相比而言,该地区自身,比如巴比伦也有古与新的区别。
 
好像说成四大古文明地区似乎更好吧。
 
这四个文明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影响周边,事实上,包括这四个文明在内,很少有哪一种大规模的文明进程是在完全孤独中进行的,各种文明一定或多或少的相互影响,但总有几个出色的。
 
世界文化如同一棵大树,有着复杂的根系,主根就上面说的那四个,当然,那个时候,其他地区也有人群在活动,但历史忽略了他们。
 
  
在四大古文明中,古印度文明虽然算上四个主根之一,但有点特殊,从考古发掘来看相当辉煌,其文明进程好像不亚于当时的另三个。
 
分布在几乎整个印度河流域,同时还向东向西延伸,但古印度文明还没有来得急在地球上大显身手的时候就异常的消失了。
 
不过由于其地域的广大,其所谓的消失可能是我们的认识不足所至,其后的印度文化因不同外来文化的进入,属于各种不同文化的综合,但肯定有古印度文明的影子,我们把印度放进四大古文明,除了有古印度文明的辉煌考古成就外,印度文化的辉煌也是其挤进四强的重要次因。
 
也许正因为外族反复进入印度,反而使印度拥有既古老又年轻,既眼熟又独特的文明。
 
对于外来文明,印度并不是完全臣服或者完全消化,在失去点什么的同时总能留下点什么,实际上,印度成了世界文明的博物馆。
 
历史悠久的文明还有一些,在时间上也很早,也相当辉煌,比如古希腊文明,但古希腊文明主要不是本地自产,是不同文明的综合,现在的希腊人从人种上也和古希腊人没有多大关系了,并且古希腊文明的证伪工作一直就没停过。
 
在美洲也存在类似的古文明,可能是因为对美洲古文明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断点,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同时由于地理原因,美洲古文明同外界的交流缺乏有效的路径。
 
有研究表明,美洲文明和中国文明之间似乎存在一些联系,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里可以肯定,联系是一定存在的,考证工作是艰难的。
 
不过四大古文明的排名其实并不重要,如果哪天哪个地方像当年印度的印度河地区,即现在的巴基斯坦那样,一次发掘,就一下子能站到了世界文明的前沿,很多伟大的文明还等着我们去发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有不少早于中国的文明史和文化史的,有一些是进入了文明史还没有进入文化史,不知道怎么就没了,有一些进入了文化史,但由于内部的失控及外来入侵,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又没了。
 
只有中国文明生生不息,进入文化史后,特别是在近三千年内的每一个时期几乎都有记录可查,从这点说,中国的考古人员比国外的考古人员要幸福多了,同样是挖出一物件,中国的考古人员可以查阅的资料要多得多,有时可以直接查出该物件的来龙去脉。
 
而外国同行,他们抱怨最多的可能是:资料太缺乏。
 
偶尔找到一份资料,又很可能是读不懂里面的内容了,因为还不清楚这是不是文字,如果是,暂时还找不到认识这些字的人。
 
在这里,我们应该提到雅利安人,他们没有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文化史,但他们战斗力强,专门打击先进文明,他们在四大古文明之间打游击,在近乎摧毁三大古文明的同时,似乎也是在撮合不同的文明,使不同的文明及时的进行交流,文明的发展还真缺不了这批野蛮人。
 
雅利安人对中国的影响到达了现在的新疆地区就没能再前进了,中原地区是通过与新疆地区的交流,才知道了雅利安人的一些零星信息。
 
有研究说当年妇好战胜了雅利安人,这个说法有点玄,但可以肯定,具有白种人基因的人早已来到了中原地区。
 
对于雅利安人,甚至可以说,雅利安人是串起人类早期不同文明的线,但关于这条线的稍具体一些的信息,就一直是以谜的形式存在,人类早期文明有着太多的谜。
 
还好,中国的情况要好很多,研究历史必须研究中国,中国的文献和出土文物多且前后可以构成系列,并且文字记录和出土文物常常能相互印证,世界其他地区在这方面是远远不能比的,这是中国的骄傲。
 
中国历史对人类发展史是唯一的连续样本,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当研究其他文明出现困难的时候,对中国文明稍多一些了解是很重要的。
 
可以说,不了解一点中国历史,就谈不上懂历史。
 
  
上面这些关于人类进化、发展的事,时间跨度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文化史之前的那段文明史,都是人们根据神话、传说、考古研究以及观察现在还存在的比较原始的人群或者直接观察动物,再加上对现代人的思想、行为研究后得出的一个大概轮廓,很难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要大概知道这个过程即可,剩下的是专家的事。
 
说到这里我们以喝茶聊天的方式想象一下,也许我们还是有可能真的能看到几千年乃至数万年前的影像。
 
比如,比我们发展得早得多的外星生物在那个时候就给我们地球人拍了好多视频,有朝一日我们可以请他们帮忙查查那些资料。
 
另外,当我们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我们就可以回看历史,要不,可以去截取离地球数百、数千光年外的一些光线,这些光线里有地球当时的信息,借助今后超强的放大功能和超强的滤波功能,我们就有望看到一些当时地球的情况。
 
  
国家有了,就必然会有一种与之对应的社会制度,刚刚从原始社会走来的人类,从思维和行为上都还有太多的动物性,原始社会就是一群聪明的动物的社会,有人说这是原始共产主义,让你去过这样的共产主义生活你也不愿意,你宁愿有剥削,宁愿被剥削。
 
从私有制的苗头产生以来,剥削社会就不远了,第一个剥削社会是奴隶社会。


添加表情
全部评论
全部0条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