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入书架

发现规律

工作室:余静雨发布作者:余静雨发布时间:2025-10-28

郑主任走后,陈默坐在地板上,盯着手机屏幕里孙浩那句“删了删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慌。外援的路被彻底堵死,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连喘口气都觉得四周有眼睛盯着。

可要说放弃,那是万万不能的。郑主任那番话,明着是劝,暗着是警告,那股子严防死守的架势,反倒像给陈默心里点了把火——越是藏着掖着,越说明这里头有事,而且是天大的事。他要是现在缩了,之前的折腾、受的惊吓,还有那些病人身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岂不成了笑话?

“怕个球。”陈默低声骂了句,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不能指望别人,那就只能靠自己。外部的路走不通,那就往里头钻,从自己身上找线索。

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加密文档,又翻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电子的怕被盯,纸质的总得安全点。从这天起,陈默开始像个最严谨的研究员,跟自己较上了劲。

每天早上一睁眼,先摸出手机记时间,然后对着镜子扒开眼皮,仔细观察那些红丝的深浅,是比昨天多了还是少了,有没有蔓延的趋势,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连颜色都用不同的铅笔标注——浅红、绯红、暗红,跟记账似的清楚。白天工作时,只要心悸一来,立刻掏手机记时间,持续了多久,是轻微的发慌还是像有只手在攥着心脏,甚至连当时在做什么、想什么,都写得明明白白。

情绪波动也没放过。有时候看着病历突然莫名烦躁,想把桌子掀了;有时候明明没什么事,却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东西。这些突如其来的喜怒哀乐,他都追根溯源地记下来,连诱因带持续时间,精确到分钟。

到了晚上更不消停。那些缠人的噩梦,以前醒来就忘了大半,现在他强撑着睡意,凭着模糊的记忆赶紧写下来:是又梦见那些扭扭曲曲的线条了,还是梦里的“东西”变得更清晰了些?醒来后心跳得有多快,手心有没有出汗,都像写侦查报告似的,一笔一划落进本子里。

不光记自己的,他还拼命回忆那几个病人的情况。张建国是从哪天开始突然变得暴躁,对着护工摔杯子的?李娟第一次半夜打电话给护士,说总觉得有人在窗外看她,是几号几点?王伟对他女儿送的生日蛋糕视而不见,那种近乎麻木的淡漠,又是发生在哪个时间段?还有那个没抢救过来的病人,他出现急性心衰的时间,病历上写着凌晨五点,但家属说前半夜就喊心口不舒服,只是没太当回事……

陈默把这些零碎的记忆翻出来,像拼凑破碎的镜子,一点点还原,记在文档里。他把自己的时间线和病人的时间线并排放在一起,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出来,眼睛都快看花了,可乍一看去,还是一团乱麻,东一个点西一个点,像是撒了把芝麻,找不着头绪。

他不气馁,每天晚上都对着这些时间点琢磨。有时候盯着屏幕能看到后半夜,眼皮打架了就用冷水洗把脸,回来接着看。公寓里的灯常常亮到天明,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像个与世隔绝的堡垒,只有他一个人在堡垒里,跟那些冰冷的时间点较劲。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

那天凌晨三点多,陈默又被噩梦惊醒了。这次的梦格外清晰,那些扭曲线条像活过来似的,在他眼前绕来绕去,最后缠成一团,猛地勒紧——他一下子从床上弹坐起来,心脏狂跳不止,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胸口闷得像压了块大石头。

他喘着粗气,摸黑打开床头灯,抓起手机就开始记录:“凌晨3点17分,噩梦惊醒,心悸强烈,持续约5分钟。眼下红丝目测比睡前加深,伴随轻微头晕。”

写完这些,他习惯性地往上翻了翻之前的记录,想看看类似的情况之前发生过几次。手指滑动屏幕,突然停住了。

屏幕上显示着王伟那次异常淡漠的记录:“下午记录,家属反映昨日凌晨3点半左右,患者对其妻子的哭泣无任何反应,眼神空洞。”

再往上翻,是李娟的:“护士站记录,患者于凌晨2点50分、3点10分、3点40分三次致电,称听到窗外有异响,情绪焦虑,语无伦次。”

凌晨三点多……三点半……两点五十……

这几个时间点像三颗小石子,投进陈默混沌的脑子里,溅起了一圈圈涟漪。一个模糊的念头像刚冒头的嫩芽,悄悄地钻了出来。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睡意全消。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操作,把所有记录着“症状加剧”的事件——不管是他自己的心悸、噩梦,还是病人的情绪失控、行为异常——全都摘出来,按照一天24小时的时间轴重新排列,每个事件都用一个小点标出来。

当所有的点都在时间轴上铺开时,陈默的呼吸一下子屏住了。

规律!竟然真的有规律!

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看着乱,可仔细一看,大多挤在一个区间里——从深夜11点开始,点就渐渐多了起来,到了凌晨2点到4点之间,简直像堆成了个小山,形成一个明显的高峰。而到了早上六点之后,点就稀疏下来,尤其是下午两三点到傍晚这段时间,几乎没什么标记,冷清得很。

陈默把这个时间轴放大,又核对了一遍,没错!无论是他自己半夜被噩梦折腾醒,还是病人在凌晨出现的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甚至那个死亡病人家属提到的“前半夜不舒服”,都扎堆在这个时间段里。

这意味着什么?

陈默的后背泛起一阵寒意,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仿佛有个看不见的东西,专挑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干活”,在这个时间段里,它对人的影响会变得格外强烈——不管是生理上的心悸,还是精神上的情绪失控、噩梦缠绕,都在这个点上集中爆发。

这感觉,就像……就像某种东西在按照固定的周期“拨动”着他们,白天歇着,晚上发力,尤其凌晨那阵子,是“用力”最猛的时候。

这个发现让陈默既觉得毛骨悚然,又像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摸到了一根火柴。如果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那就不是完全随机的,只要有规律,就有可能找到它的“脾气”,甚至找到应对的法子。

他盯着屏幕上的时间轴看了又看,突然想起郑主任的警告,心里一凛。电子文档不安全,谁知道有没有被盯着?他赶紧关掉文档,加密,然后起身翻箱倒柜,找出一本以前在医院值夜班时用的旧心电图记录本——封面都磨得起了皮,里面是一格一格的横线,正好用来记时间。

他拿起笔,借着床头灯的光,开始把那些时间规律一笔一划地抄在记录本上。

添加表情
全部评论
全部0条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