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入书架
抢救失败
工作室:余静雨发布作者:余静雨发布时间:2025-10-27
抢救室的灯亮得刺眼,像颗悬在头顶的星星,明明灭灭地跳了好几个小时。陈默坐在急诊大厅的长椅上,屁股底下的塑料面凉得硌人,手里的咖啡罐早就温透了,黏糊糊的罐子印在掌心,他却浑然不觉。脑子里像有台坏掉的录音机,反复播放着赵磊抓着护士手腕的画面,还有那几个字——“印记”、“改变”、“他们”,每一个字都带着股说不出的寒意,往骨头缝里钻。
这不是普通的胡话。他见过太多临终病人,谵妄起来要么喊着亲人名字,要么说些不着边际的旧事,可没见过谁眼神那么直,像要把人看穿似的,吐出的词还带着股咬牙切齿的劲儿,分明是想说什么,却被死神掐住了喉咙。
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抢救室的灯终于灭了。那盏亮了整夜的灯一熄,急诊大厅突然显得格外暗,连空气都仿佛沉了下来。门“吱呀”一声开了,王医生低着头走出来,白大褂的袖子卷着,露出的胳膊上沾着点暗红色的痕迹,一看就知道是忙了整夜。
等候在外的家属“腾”地站起来,女人的眼睛早就哭肿了,像核桃似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医生……他……”
王医生停下脚步,肩膀垮了垮,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急性心功能衰竭,多器官跟着衰竭,太快了,没拉住。”
“哇”的一声,女人当场就瘫坐在地上,哭声撕心裂肺,旁边的男人也红了眼眶,背过身去抹脸。那哭声撞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声都带着股绝望的味道,听得人心里堵得慌。
陈默站起身,走过去拍了拍王医生的肩膀:“王医生,辛苦了。”
王医生抬头看了他一眼,眼底的红血丝比昨天更密了:“你怎么还没走?这觉补得够曲折的。”
“心里有点不踏实。”陈默看着抢救室的门,“这病人……确实邪门。”
“可不是嘛。”王医生叹了口气,掏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屏幕亮起来照得他脸色更差,“一点预兆没有,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垮了,跟多米诺骨牌似的,倒得太快。查了病史,除了半年前体检说有点心肌缺血,啥毛病没有,真是活见鬼。”
正说着,护士长走过来,低声跟王医生说家属同意尸检了,想知道到底是啥原因。王医生点了点头:“也好,查清楚了,对家属也是个交代。”
陈默没再多说,转身往自己科室走。走廊里的清洁工已经开始拖地,消毒水的味道混着清晨的凉气,闻着格外清醒。他推开办公室的门,没开灯,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坐在椅子上,眼前一片模糊,可脑子里却清醒得很。
挫败感像潮水似的涌上来。他是医生,是拿刀划开胸膛都敢跟心脏较劲的人,可现在,一个病人在眼前没了,他连人家到底是怎么没的都搞不清,这种无力感比连续做十台手术还累,压得他喘不过气。
桌上的专业书还摊着,是昨晚没看完的《心肌病理学》,可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现在看着跟天书似的,一个也进不去脑子。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医学知识,好像漏了一大块,就像补好的渔网还有个洞,眼睁睁看着鱼从洞里溜走,却抓不住。
他拿起值班记录本,笔尖悬在纸上半天,才落下字。“患者赵磊,男性,40岁,凌晨两点十五分入院,诊断急性心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清晨五点零二分宣告临床死亡。”字字句句都透着官方的冰冷,像给这件事盖了个章,定了性。
可写完,心里那点不踏实不但没消,反而更甚。他盯着纸面,鬼使神差地,在那几行字下面,轻轻写下了两个字:“印记”。
笔尖刚落,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像被烫着似的猛地抬起手。这两个字写得轻,笔画却像钩子,勾着他心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猜测。他赶紧抓起笔,在那两个字上狠狠地涂,一下,两下,直到把纸都戳出了毛边,变成一团黑乎乎的墨迹,再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才停下动作,手心全是汗。
窗外的天彻底亮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墨迹上投下一小块光斑,亮得有些刺眼。陈默看着那团墨迹,突然握紧了拳头。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赵磊的心脏,他必须去看看。病理科的老杨是他大学同学,交情不错,也许能通融一下,让他亲眼看看那颗心脏上,到底有没有那些该死的线条,有没有所谓的“印记”。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阳光一下子涌了进来,晃得他眯起了眼睛。楼下已经有了动静,清洁工推着车走过,护士站传来交接班的说话声,新的一天开始了,医院又要热闹起来。可陈默知道,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了块石头,就算涟漪散了,底下的水也再不是原来的样子。
他得去病理科。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住了。不管那团墨迹背后藏着什么,他都得掀开看看,哪怕答案像赵磊的眼神一样吓人,也总比揣着个谜团强。
添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