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入书架

初步决断

工作室:余静雨发布作者:余静雨发布时间:2025-10-28

钥匙插进锁孔,转动时发出的“咔哒”声在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陈默推开门,反手就“咔嗒”一声扣上了反锁,动作快得像是条件反射。他走到窗边,一把拉上所有窗帘,将窗外渐沉的暮色彻底隔绝在外,然后按下墙上的开关,客厅的灯“啪”地亮起,暖黄的光线驱散了角落的阴影,却驱不散他心里的寒意。

他在沙发上坐下,背脊挺得笔直,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眼神放空,盯着茶几上那只空玻璃杯,半天没动。脑子里像有无数个念头在跑圈,陌生号码发来的那三个字——“小心郑”,像刻在视网膜上似的,怎么也挥不去。

这几个字,就像最后一把火,点燃了他心里那些犹豫不决的引线。之前还抱着一丝幻想,觉得郑主任或许只是太过保守,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可现在看来,那点幻想简直可笑。如果只是学术上的分歧,犯得着盯他的梢、查他的通讯、跑到家里来敲边鼓吗?更别说这条不明来路的警告信息了。

这里头的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郑主任绝不是简单的“关心”,他背后藏着的秘密,恐怕大到能把人彻底吞没。而他自己,早就不是站在岸边看热闹的人了,双脚已经深深陷进了泥沼里,搞不好哪天就成了别人眼里必须拔掉的“钉子”。

“不能再等了。”陈默低声对自己说,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被动等待的滋味太难受了,像砧板上的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一刀。他得主动出击,哪怕手里只有一把钝刀。

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打开那台用了好几年的个人笔记本电脑。开机的瞬间,屏幕亮起的光映在他脸上,让他眼神里的犹豫彻底褪去,只剩下冷静。他从抽屉里摸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设备,那是个离线硬盘,平时用来存一些重要的家庭照片,现在却成了他的“秘密仓库”。

连接设备,输入密码,硬盘里的文件夹弹了出来。里面藏着他压箱底的东西:最早从医院系统里截下来的病人心脏异常影像,每一张都标着日期和病人代号;他自己偷偷做的心脏超声截图,当时还觉得或许是自己多心,现在看来,那上面隐约的异常绝不是幻觉;还有他记录的所有笔记电子版,从病人的症状到自己的身体变化,密密麻麻。

陈默深吸一口气,将这些文件全部选中,用了个更复杂的加密算法重新加密,密码设置得又长又绕,连他自己都得在心里默念两遍才记得住。然后,他把加密后的文件复制了一份,粘贴到另一个更小的设备里——那是个伪装成U盘的存储棒,平时就插在钥匙串上,谁也不会多看一眼。

做完备份,他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开始清理电脑。浏览器的搜索记录,从“心脏异常纤维结构”到“夜间生理节律异常”,一个不留,全部删除;和孙浩的聊天记录,哪怕只是几句无关痛痒的寒暄,也彻底清空;甚至连文件的操作痕迹,都用专门的清理软件扫了三遍,确保干干净净,就像这些东西从来没在这台电脑上存在过一样。

电脑屏幕暗下去的那一刻,陈默感觉像是卸下了一部分重担,却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晚上九点多,正是楼下那家面馆人最多的时候。

他换上外套,再次出门。楼道里遇到邻居,他还像往常一样点头打招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看不出半点异样。到了小区门口的面馆,老板热情地招呼:“小陈,今天下班挺早啊?还是老样子,牛肉面加个蛋?”

“嗯,老板,再来瓶冰汽水。”陈默在常坐的位置坐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等面的时候,他还跟老板闲聊了几句,说最近天气转凉,晚上睡觉都得盖厚被子了,老板也跟着抱怨说进货路上冻得够呛。一碗面吃得慢条斯理,连汤都喝了个精光,付账时还笑着说“明天上班,得吃饱点”。

谁也看不出,这个刚结束休假、准备明天上班的年轻人,心里正经历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回到公寓,陈默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门窗,确认锁得严严实实。他走到书桌前,从钥匙串上取下那个小巧的存储棒,掀开台灯底座的橡胶垫,把它塞了进去——这地方他藏了好几年私房钱,现在成了最安全的秘密据点。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在书桌前坐下,摊开那张写满了线索的A4纸。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红的蓝的黑的,画着各种箭头和问号。陈默拿起一支黑色水笔,在纸的最下方,空白的地方,用力地写下了几个字。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清晰的“沙沙”声,每一个笔画都透着决绝:

不再信任。独自调查。

写完,他放下笔,盯着这八个字看了很久。灯光下,他的眼神沉静得像一潭深水。他知道,从写下这行字开始,有些东西就彻底不一样了。医院里的那些人,包括那位他曾经敬若长辈的郑主任,都不能再信了。每一句关心,每一个微笑,背后都可能藏着算计。

他只能靠自己。用医生的身份做掩护,在这座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里,像个侦探一样,一点点拼凑真相。这条路注定孤独,也注定危险,说不定哪天就会栽个大跟头,连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但他没有退路了。那些病人的脸,自己夜里的心悸,还有那条不明来路的警告,都在推着他往前走。陈默深吸一口气,把那张纸仔细折好,放进笔记本的夹层里。

添加表情
全部评论
全部0条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