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加入书架
我的小姑娘——一个人与一匹马(上篇)
工作室:Ran星海发布作者:冉星海发布时间:2022-07-01
满眼都是钢筋森林,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向往着田园生活。
午餐的时候,一个同事提起他云养了一片稻田,就快要收割了。大家顿时艳羡不已。
另外一位在农村长大的同事,有些遗憾地提起他老家的田地都出租给了别人。
“有地多好啊,可以退休后回去种田”,从来没种过田的城市小姑娘赞叹着。
“你要想种田,郊区多的是,只要你不怕晒黑”,中年女同事看了看小姑娘白皙的面庞,摇头道:“我孩子暑期学农,可都晒脱皮了!”
年纪更长些的同事插话道:“现在哪用得着自己下田?都是用机械,人都不用过去。我就委托了一家农户养猪,年底杀猪分肉。平时他们地里产的蔬菜瓜果,还有自己榨的油,也都会卖一些给我。这可都是绿色食品,绝对健康。”
“李姐,您这生活可真是高品质啊!”
有关系好的同事问我:“你有没有养过什么?”
我摇头否认,但这句话却彷佛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午休的时候,暖暖的阳光懒懒地爬进窗户,在同事烹煮咖啡的香味中,我闭上眼睛,脑海出现一片广阔的草原。绿野之上,有一匹枣红色的小马正在向我奔来。
我大概,可能,也许,的确养过一匹马,三岁的小母马。在我的记忆里,一直称呼她为“小姑娘”。
十几年前,我在北京的一所高校读大学。
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骑行社。第二年被选为社长。我们每个周末都会骑行,从北京的市区到近郊再到远郊,多次登上过校报,也算小有名气。
大二暑期,我想组织一次远程骑行,还拉到了赞助。讨论行程的时候,我提出三个选择:呼和浩特、山海关和洛阳,分别代表着草原、大海和历史。
大家都觉得不错,讨论得热火朝天时,社团唯一的女生,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就叫她小薇吧,忽然提议去天津。
小薇是天津人,高高瘦瘦,是我在迎新时招进社团的。她体力不错,但以前从未骑行过,平时只参加短程活动,很羡慕我们可以骑车去远郊。
我提议的三个地点,显然她都不能参加。但如果去天津,不用骑返程,她勉强可以坚持。小薇还提到她的妈妈是天津一所职业中学的校长,大家可以免费住宿舍,一起骑车游览天津。
我当机立断否决了这个提议。赞助商不仅希望我们骑行过程中打广告,还希望我们的活动被媒体报道。如果只是去天津,怎么会有媒体感兴趣?
让我没想到的是,其他社员都站出来支持小薇,只有同寝室睡我下铺的小胖支持我。最后讨论会自然是不欢而散。
几天后,我决定和小胖一起去内蒙草原,虽然人少了点,但只要拍的照片好看,至少上校报是没问题的。
我跟小胖说了我的决定后,他却支支吾吾半天都不说话。原来小胖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回家吹空调,所以才支持我的。他本就是为了减肥才加入骑行社,并不是真的爱骑行,何况他很容易中暑。
屡屡遭遇挫折,我去操场跑了十圈,回来后决定自己一个人去内蒙。小胖劝我去洛阳,内蒙那边地广人稀,出了事,都没法找人。要不去山海关也行,沿着长城,不容易丢。
年轻的时候,我脾气有些倔,别人越是不让我干的事,我越要干好。小胖不让我去内蒙,我偏要去那边。
花了一周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和网上搜集资料,设计路线,准备物资。在一个多云的早晨,我的内蒙之旅终于开始了。
那个时候网络主播还不流行,连自拍杆都买不到。我去摄影器材店请老板帮忙定做了一个,安装在山地车的把手上。上面还绑着印有赞助商名字的小旗子。
虽然准备充分,但我第一天就后悔了。倒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而是一个人骑行实在太寂寞。晚上在帐篷里休息的时候,我给小胖打了个电话,报了平安。我一整天也就说过这几句话。
因为寂寞,我的心情有些低落,路上的风景也无心观看,只想赶快骑到终点。
第二天仍然在河北境内。第三天就已经可以看到草原了。无边无际的绿野让我的心情也开阔了起来。
第四天,我到了一个名叫宝日浩特的小镇,这里其实是一座元古城遗址。附近是太仆寺,清朝养马的机构。
据说太仆寺的官员按毛色将马匹分群,白马放牧到宝日浩特,花色马放牧到赛罕淖尔,黑群放牧到乌拉冬营盘,栗色马放牧到毛敦苏木、乌兰淖尔,枣红马放牧到敦达喇嘛庙。
但我在宝日浩特看到的马各种颜色都有。虽然我有山地车,但到了草原,怎能不骑马?
招揽游客的牧民听说我以前没有骑过马,就牵来一匹枣红色的小母马,说性子比较温驯。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姑娘”。
相对我一米八几的个子,枣红马的体型有些偏小。但牧民说我很瘦,小马载得动我。我小心翼翼地踩着马镫上去,先由牧民牵着走了一段路。牧民见我胆子大,就放开缰绳,让马驮着我小跑了一会儿。
一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我下了马,有些依依不舍。哪个男儿没有纵马驰骋的梦想呢?
不过我这次骑行已经花了不少钱,囊中羞涩,只能负担一个小时的租马费用。我的手在马背上摩挲着。小母马似乎也舍不得我,牧民收了钱,拽她离开时,她不肯抬步。
那会内蒙的游客还不多,并没有下一个游客等着骑马。牧民见状,就笑道:“巴彦乌日吉乐虽然温驯,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亲近客人。”
“她几岁了?”
牧民伸出三根指头:“三岁。再大个半岁,她就是成年母马了。附近已经有好几头公马盯上她,我都没舍得。”
我摸了摸小马的头:“才三岁,那她还是个小姑娘呢!”
“马的年龄可跟人不一样,她现在大概跟你的年龄差不多。”
我摸了摸小马的头,“那也还是小姑娘啊!”
“客人,我要去那边割牧草。巴彦乌日吉乐舍不得你。如果你不着急离开,可以帮我照顾一会她吗?”
我鞠躬谢过牧民的善解人意,接过他手里的缰绳,牵着“小姑娘”在草原上慢慢踱步。走到一个草垛旁,我爬了上去,看到远处绵绵的山脉,忍不住高声歌唱了起来。“小姑娘”聚精会神地看着我。作为唯一的听众,她很是给我面子。
我跳下草垛,给“小姑娘”拍了好几张照片。又走了一会儿,一群马经过。“小姑娘”微微沉下背,示意我骑上去。我摇了摇头,走到一边,扶起倒在草地上的山地车,对她招了招手,“我们比赛谁速度更快!”。
看到我骑着车跑得飞快,“小姑娘”也兴奋起来,甩了甩蹄子,在我旁边奔跑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一首儿歌,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
“我有一条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直到我累得再也骑不动,躺倒在草地上,喘着粗气,“小姑娘”还是精精神神的。她的头凑到我面前,大眼睛忽闪忽闪地,似乎在疑惑:为什么客人不动了?
牧民吹响了口哨,“小姑娘”回头看了一眼主人,又看了一眼我,有些犹豫。我爬了起来,推着车,往牧民的方向走去。“小姑娘”跟在我身旁。
天色已经有些晚了,牧民邀请我在他的蒙古包住一晚。
“罗叔,小姑娘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哦,巴彦乌日吉乐是富裕的意思。她生下来毛发就很漂亮,我指望着她将来帮我赚大钱呢!”
我笑道:“一定可以的,巴彦乌日吉乐一看就是个有钱的小姑娘!”
晚上的时候,父亲给我打电话,信号不是很好,我听不清楚他说了什么,最后只能给他发了条短信,“爸,您找我什么事?我这里信号不好。”
“你去哪里了?怎么暑假不回家?”
“我们社团有活动,要一个月的时间,等八月份我再回去。”
“好,注意安全,我给你打了笔零花钱,你查收下。”
“谢谢爸,我收到短信了。”
我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但父亲对我很好,他后来娶的继母也挺好的。但他们有了孩子后,重心自然放到了弟弟身上。我中学就住校了,很少回家,平时与父亲没什么交流。
外公外婆有好几个儿女,父亲娶了继母后,他们也忘了还有我这个外孙。爷爷是最宠我的,但他前几年就去世了。奶奶记得我这个长孙,但也更稀罕能承欢膝下的小孙子。
爷爷临终前对哭得不能自已的我说:“你是男子汉,将来要顶天立地,不要哭。”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再哭过。